坚持28年 脱军装兵心不改 义诊送药数万人次 2024-08-22 15:48:53
来源:网络
——记山东日照明医堂梁洋医生
近年来,在黄海之滨的齐鲁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广为领导和群众称道的中医师。每到休息日,他都会穿梭在烟台、潍坊、东营等地的乡镇中医诊疗机构,为退役伤残军人、军烈属、在乡老兵、优抚对象及家属们义务把脉问诊,风雨无阻。当问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总是笑着坚定地说: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一位中医师,我深知战友们在部队除刻苦训练外,还总是惦记着自己的家里亲人,而最担心的是家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我要帮战友们照看好家人!
雪国参军,学医为民
在部队,拥政爱民“学雷锋纪念日”街头义诊是部队卫生队每年经常性的“双拥”工作。在1996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部队组织卫生队街头义诊时,一位老人由家属搀扶缓缓走来,梁洋赶紧上前扶住老人坐下。老人叫刘长顺,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时在长津湖战役中腰部受伤,多年来一直深受腰痛病的困扰,去过不少医院治疗,效果时好时坏。当听说来了位部队医院的中医梁大夫,特意过来探看。因是街头义诊,梁洋只做了一些简单的诊察后便留下了老人的家庭住址。回到驻地,梁洋把这位老英雄的情况向领导汇报,表示要尽自己所能为老人家医好腰病。从此,梁洋每天早晚两次上门为老人进行针灸、热敷,并且自费配制在济军某医院学习的“强痛壮骨散”加黄酒给老英雄服用……经过梁洋两个多月的悉心治疗,老人家的腰病完全好了,就连阴雨天都从未再犯。满怀感激之情,老人亲手送上“鱼水情深义诊 军民共同康乐”的锦旗感谢梁洋。
殚精竭虑,钻研医术 2010年是梁洋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医疗技术突破瓶颈升华的重要节点。当时,他正在筹建华晨医药、华晨中医诊所,由于他的中医诊疗技术及良好医德口碑,得到了延边州一位中(朝)医药专家的高度赏识和悉心栽培。在这位老师10余年的言传身教中,梁洋完整继承了“中医辨证论治”,又结合朝医“辩象论治”,兼用中(朝)药特别是长白山道地药材的使用,极大提高了诊治临床效果,进而对朝医名方“清心莲子汤”的扩大使用也别有心得。在老师指导下,他还完成了“消息合剂”,即用于治疗胆、胃、肠等部位息肉特效药的研发及与沈阳某医院合作申请院内制剂的工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星转斗移,在28年来医学实践过程中,梁洋在精研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广泛服务社会的同时,“双拥”义诊工作也从没有间断过。他还虚心向先进看齐,因而得到辽宁省全国拥军模范代表张的传帮带。这位老班长毫无保留的经验传授,让梁洋受益匪浅。从1996年至2020年6月前。每年节假日,特别是学雷锋月、“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他始终坚持到街头义诊,进敬老院、光荣院、军烈属家里义诊送药。
邂逅日照后,换个"战场"两鬓斑白的他,依旧"冲锋陷阵",2021年7月1日,梁洋应战友诚邀来到了黄海之滨--山东省日照市“明医堂”坐诊,他专门增设"双拥义诊"工作服务台牌。开展针对优抚对象及家属的诊疗服务。期间,梁洋接诊了一位军属许先生。他因糖尿病并发肝腹水、肾衰竭,近三年因治疗跑遍全国各大医院,花费20余万元,然而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正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小许思想有很大波动, 准备回乡照顾父亲而放弃续签三期士官。
梁洋"双拥义诊"的突出事迹屡屡见诸各种媒体。《中国双拥》杂志2023年第五期做封面三专题报道后,在当地引起了许多退役老兵的关心和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化"拥军优属"的新风向新形态,从而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在烟台某村的退役伤残老兵汪某某,看到《中国双拥》杂志的报道后,多方打听联系到梁洋医生,诚请老战友梁洋医生利用休息时间,到他所在镇里开设的中医诊所做义诊服务,打通"双拥义诊"的最后一公里。于是,日照周边的潍坊、东营等地的退役老兵们也纷纷邀请战友梁洋医生,到他们医院多点执业,开展双拥义诊服务活动。至笔者截稿时,每到周六周日,梁洋医生不是在"双拥义诊"服务活动中,就是在"双拥义诊"的高铁站,公交站的路上,或在高铁、公交车中……
采访结束时,梁洋感慨地说:说句心里话至今我来到日照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衷心地感谢日照市委、市政府两届主要领导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主要首长们及相关领导同志们,感谢各媒体特别是《中国双拥》杂志特约记者驻村书记。他们在工作百忙中多次来到明医堂中医诊所,嘘寒问暖,询问我初来乍到是否适应当地气候、饮食习惯,在生活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我们能为您做些什么?从领导首长战友同志们的眼神中我深刻领悟到这种家人般的真情,我一定不忘领导首长战友同志们的关心关爰,变鼓励关怀为动力,更深一步地把"双拥义诊"工作服务开展到我所执业的每一医疗机构,更近距离的为正穿着或穿过绿军装的人及家属们的健康更好的服务。 |
东方观察网 版权所有 | ||||
Copyright@2010-2018 www.ddysc168.asia.All Rights Reserved. |